据
地质钢管检测员检测,2014年,中国的FDI(外商直接投资)与ODI(对外直接投资)首次实现流量的基本持平,这也意味着,2014年或成为中国“资本输出”元年。
昨日(9月17日),《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首次在京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
中国未来5年对外投资应该会保持10%以上的增长,或达10%~15%区间。而今年前8个月的对外投资情况,亦呈现佳绩:今年前8个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73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急剧膨胀也带来风险的快速积累,我们需要更多关注的企业海外扩张可能蕴藏的风险,尽管我国扩大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工具覆盖面,但因此就指望能够覆盖全部政治性风险是不现实的,而企业如果过度依赖政府出面事前防范风险、事后化解危机又会弱化其生存能力。
国务院参事汤敏(微博)此前撰文指出,其调研发现企业对“走出去”有很多困惑,对国外环境、法律、社会、文化了解不够,特别是国际化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内部管理机制跟不上等,而这也是其他地方企业遇到的普遍问题。对此,
地质钢管检测员认为
,应把建设境外工业园区、经贸合作区作为帮助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加强制度设计和财政支持,鼓励我国地方政府同承接地政府合作设立工业园区和经贸合作区。
2014年中国FDI与ODI首次实现流量的基本持平,或标志着中国已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按三次产业划分,投资流量占比分别为1.3%、25.3%和73.4%;2014年底三次产业存量占比分别为1%、24%和75%。投资存量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的行业有4个,依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上述4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达6867.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77.8%。
我们现在接近一个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的平衡点,但是离那个平衡点还有一段距离,从总的趋势来看,中国的对外投资会超过吸引外资,具体会是明年或是后年,我们只能是看具体的数据。从趋势上来分析,中国已经过了吸引外资的高速的或者超高速的增长期,我们现在说是到了一个平台期,如果比较一下最近几年数据,就会发现我们吸引的外资大概都在1200亿左右,有时候上下3到5个百分点,但是我们对外投资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个势头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会保持下去,国外的经济环境复杂,会对一些投资的行业比如采矿业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在其他领域,外国资本投资的需求仍然是旺盛的,比如基础设施、制造业、服务业。所以我们认为,这种势头仍会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