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让人措手不及。很多地方的道路交通被阻断,人员进出受到限制,这也波及到了港口的运输。正月初十的时候,在公司的微信群里,王统利看到老板在说:北仑港缺集卡车司机,集装箱都爆满了。
工厂、货代、船公司、港口、集卡运输和堆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港口供应链,少了谁,都无法正常转动。然而,到2月14日,留在宁波的集卡车司机只有700多人,还有2万多名集卡车司机遍布全国各地,不能及时返回宁波。宁波舟山港下属的公司为此发出了一份动员令,号召广大集卡车司机尽快返岗。
在此背景下,王统利决定提前返岗。因为就在2月15日,他所在的物流公司成为第一批可以复工的物流企业,当地政府优先为他们发放了通行证。
优先支持集卡企业提前复工复产、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合理调配运力和司机资源……截止到3月2日14时,宁波市1660家集卡企业,复工1265家,占76.2%;集卡车辆数21064辆,复运可用19422辆车,占92%,有12139名活跃集卡司机在岗。
集卡车跑起来了,物流通了,经济就活了。
集卡车问题只是宁波市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
企业复工达产,普遍面临着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三大压力。宁波市的做法是:点上突破、线上贯通、面上强化。
企业复工,缺人问题首当其冲。
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拥有近4万名员工。为保障员工返厂期间的疫情防控安全,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进驻企业,现场办公。公安运用大数据对近4万名员工进行了疫情风险分析排查;交通部门简化审批程序帮助企业解决包车问题;卫生防疫部门帮助企业建立疫情防控体系;人社部门积极对接外省人社部门,组织员工尽快走出家门……
“宁波市几乎是发动了所有的部门来支持我们复工复产。”申洲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荣感激地说。
然而,对于企业来说,复工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达产才是至关重要。
大企业率先复工,但上下游配套供应企业还没有复工怎么办?
打通全产业链条!
当地龙头企业奥克斯复工,但上下游供应商企业复工进度不一,企业无法开足马力。宁波市的企业复工应急专班通过经信部门积极协调全市各配套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帮助打通产业链条,奥克斯上下游70余家配套企业恢复开工。
春节后,宁波麦博威尔移动电话有限公司几十万台手机要急着发往东欧国家。奉化海关专门开辟物流监管绿色通道,在这个绿色通道里,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等多种方式进行申请。因为把工作做在了前头,这批手机出口做到了即到即放、即到即提。
2月13日,一封关于供应商不能及时供货的求助信从吉利汽车发出。宁波经信、交通等部门获悉后,紧急协调,组建了临时汽车运输服务群,6个区县(市)成立临时供应链复工复产小组,梳理了302家当地零部件配套企业名录供吉利备选。在环环相扣的解难措施帮助下,吉利的整车生产线重新开动了。
一场疫情,给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资金的压力、成本的负担不容忽视。
3月2日下午,在宁波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宁波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发布了一个好消息:各项补贴奖励政策可以申领了。
2月初以来,针对企业复工复产、经营运行可能存在的困难,宁波市相继出台了复工复产20条、支持外贸企业12条、服务业健康平稳发展21条、保障“三农”发展等一系列帮扶政策,给企业减负鼓劲加油。
在这些帮扶措施中,处处可见真金白银。
比如对返甬员工发放50%的交通补助;又比如对于父母均在宁波非公企业工作,并且都已开工,而在宁波就读的孩子因所在小学、幼儿园或托育机构受疫情影响未开学,给予一次性500元的补助;新增招工的企业也有补助。
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宁波市也有考虑。对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提供主承销服务的金融机构,按其年度累计发行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对承销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按上述标准的2倍给予奖励。对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且不需要政策性担保机构提供反担保的金融机构,给予每个项目10-30万元奖励。对使用央行支小再贷款发放小微民营企业贷款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按不超过再贷款使用金额的0.5%给予贴息性奖励。
企业复工后万一发现疫情导致停产怎么办?宁波市政府帮企业提前考虑。
他们在全国率先推出小微企业复工防疫保险。企业只需出1000元保费(政府补贴另外1000元),一旦因法定传染病导致停工停产最高可赔付1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市推出的这些扶持政策兑现后,预计将为宁波企业减负134亿元。
机器轰鸣、生机勃勃,宁波企业正在全力加速抓生产、抢订单。一些企业危中寻机、订单激增。
因为订单激增,宁波市高新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要紧急上马几条新的生产线;疫情重塑产业链,宁波一家电缆生产企业抓住机会,通过云办公成功拿下4亿元订单;陆路不通海路畅通,宁波一化工企业从海外市场“抢”到合同订单……
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赢。
截止到3月2日,宁波市已经连续11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
截止到2月29日,宁波市复工率已达96.21%,复产率78.27%,其中规上工业复工率为100%,限上服务业复工率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