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R780地质管检测员检测,当市场还在关注3000点支撑有效性的时候,1月13日的沪指已经跌破3000点的整数关口,并最终报收于2949.6点,这一举动实际上意味着沪指3000点大关已基本守不住了。
然而,纵观最近一段时期的股市表现,确实是相当糟糕。其中,截至1月13日收盘,2016年年内沪指已经大跌了589.58点,跌幅高达16.66%。深证成指年内下跌了2686.07点,期间跌幅达到了21.21%,并最终失守了10000点的整数关口。至于中小板以及创业板,其年内的跌幅也分别达到了21.34%和24.11%。
进入2016年,仅仅经历了8个交易日的时间,股市就出现了如此巨大的下跌幅度,确实让市场投资者感到了意外。
不过,回顾这8个交易日的市场走势,却是充满了戏剧性。
其中,在今年1月1日起,中国A股正式启动中国版的熔断机制。然而,在今年的1月4日,也就是中国版熔断机制启动的首个交易日,熔断并没有发挥出其稳定市场的影响,反而还起到了助跌股市的冲击。
回顾最近一周的时间,在熔断机制的影响之下,沪深300指数分别在今年1月4日以及1月7日触碰到7%的熔断阀值,并实现了提前收市的目的。其中,在1月7日,中国A股仅仅交易了不到15分钟的时间,就触碰了7%的熔断阀值。至此,受其影响,在当天晚间,三大交易所正式宣布自今年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试图起到稳定市场的目的。
不过,遗憾的是,在股市熔断得以暂停之后,中国A股的股灾风波并未因此得到了遏制。然而,在熔断暂停之后的几个交易日内,中国A股却继续延续之前的非理性下跌走势,且沪指在短短8个交易日的时间内录得了超过16%的阶段性跌幅。
本来,从市场的整体估值状况来看,3000点下方基本属于相对安全的投资区域。但是,对处于3000点下方的市场来说,还随时容易触发融资盘、配资盘的踩踏风险,并轻易引发部分存在强平风险的股票出现瞬间非理性杀跌的走势。
与此同时,对于前期股权质押的潜在风险,也将会随时触发。其中,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截至本周二收盘,两市有382家股票的股权质押跌破了理论警戒线,涉及质押市值5499.04亿元。此外,还有211家股票的股权质押跌破了理论平仓线,涉及质押市值2880.78亿元。
在实际操作中,虽然证券公司的股票质押业务会有相对完善的风控体系,且其整体风控能力基本可控。但是,面对市场的非理性急跌行情,股票质押的潜在风险还是不可轻易忽视。
不过,换一种角度去思考,沪指3000点下方,其再度下跌的空间或许已经不会太大了。对此,在沪指3000点之下,股市再度出现持续非理性急跌的走势,又是否意味着今年年初就已把市场的风险释放干净,而后给2016年剩下的交易时间带来更多的想象预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