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DZ50钢管检测员检测,近年来,各种城市综合体、超级大盘在三、四线城市涌现,如今却成了其去库存化过程中的“痛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开始出现持续回暖迹象,但三、四线城市仍然陷于房价下跌、库存高企的“困局”。记者了解到,由于市场持续低迷,一些中小城市的开发商资金链紧绷,缓建、停工、烂尾等问题显现。部分项目由于涉及大量民间融资,极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风险。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今年5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明显;二线城市房价整体较为稳定;大部分三线城市房价仍然下降。
据DZ50钢管检测员检测,在业内人士看来,自“330新政”出台以及5月再次降息以来,一线城市出现了量价齐升行情。但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并没有明显好转,和一、二线城市相比呈现严重分化格局。
当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化形势依然严峻。湖南正大行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泽认为,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供应量大,去库存周期大都在20个月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0、40个月。
湖南永州市祁阳县是人口过百万的大县,也是湖南省县域经济强县。据统计,2015年1至4月,祁阳县商品房销售成交面积同比下降50%,商品房积压了15万多平方米,而2014年全年的销售面积也只有22万多平方米。
在湖南省中部的一个县级市,这几年建设的高层电梯房有30多栋,但很多楼盘销售惨淡,去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成。当地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负责人介绍说,2012年以来当地房地产市场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称现在销售压力很大,感觉是历史上最低迷的时候。
据DZ50钢管检测员认为,一线城市的优质资源和人口优势决定房价率先止跌回升,而三、四线城市库存高、城市吸引力不足,这是其楼市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此外,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楼市利好政策的效果集中体现在一、二线城市,在三、四线城市反映得并不明显。
湖南一些地级市和县城的居民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地方通了高铁,交通日益方便,有钱人更愿意到省会长沙买房,他们的子女也在长沙读书,一到周末很多人组团去省城“看房”、“看孩”。
据了解,与实力雄厚、资金回笼快的大型开发商相比,三、四线城市的一些小房企由若干股东临时组建,自有资金不多,有的股东需要大量的民间借贷。一旦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很容易引发楼盘烂尾、经济纠纷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资金链断裂,一些房地产项目即使顺利竣工,也难以办理规划、质监、消防等验收手续。有的项目拖欠水电费、电梯款,已经入住的业主面临着停水停电、电梯停运局面的可能性,正常生活无法得到保障。
很多房地产项目,如果有几百万资金就可以顺利完工,但就是差最后“临门一脚”。开发商与材料商、建筑商、农民工、购房者形成“连环债”,导致财富流失的“放大效应”和社会影响的“连锁反应”。
为了减轻资金压力,有的开发商不得不延缓开发进度,或者紧急叫停在建工程,甚至不惜为此缴纳土地闲置费。位于湖南某县新区的一个楼盘规划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广告上对外宣称是“超级大盘”。但由于市场不景气,目前这个项目进展缓慢,已建成的大约只有1/5,其他土地尚处于闲置状态。
不同城市之间存在同质化竞争,每个城市都轰轰烈烈地进行过量开发,结果是大家都在找出路,又都没有出路。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没有区位、资源优势,缺乏足够的产业支撑,医疗、教育资源向大城市集聚,难以吸纳、留住更多的人口,这成为其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掣肘。
后续围绕库存而制定的政策,应从总量调控转变为结构调控的思路,让各地政府从地方实际出发,围绕供地计划、城市开发边界划分、房源收购、二次置业等方面出台更细的政策。
从长远来看,中小城市的产业和人才集聚能力亟待提高。严跃进认为,过去地方政府采取比较激进的土地政策,希望“做大城市”,往往事与愿违。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要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要有产业导入,积极提供就业机会,并解决住房周边的配套问题,才能避免出现较高的空置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