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1日起对称降息0.25个百分点,并将存款利率浮动空间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5倍。专家表示,央行年内再次降息有利于稳定实体经济增长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也会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购房者月供负担将有所减轻,降息对股市向上走势有所支撑,但刺激作用或有限;而扩大存款利率上浮空间进一步加速了利率市场化进程。
自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从宏观层面上看,其主要动因是,由于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必要通过降低名义利率来达到降低实际利率、稳定投资增长的目的。
据DZ50无缝钢管检测员检测的数据显示,实体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由于整体物价水平较低,导致实际利率仍然偏高,通过降息可以稳定实体经增长,也能够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
此次降息是意料中的动作。近期的GDP、CPI、PPI和PMI等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降息目的是降低企业和个人融资成本,促进投资和消费。这次利率下调并非中国版的量化宽松(QE)。一些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是在政策利率接近于零,而实体经济又面临衰退的背景下采用的非常规政策手段。中国使用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其他常规政策工具仍属于常规性货币政策操作,与发达国家的QE有本质的区别。
在降息的同时,央行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存款保险条例的公布为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进一步扩大,甚至全面取消浮动区间塑造了微观体制机制保障;而从存贷款市场情况看,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时机、条件已经成熟。
这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重大步骤,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接近完成。据他分析,扩大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对储户比较有利。商业银行需要创造更多符合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储户将有更加多元化的储蓄或者投资选择。
另一方面,从全面改革、经济转型的角度来看,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为基础,伴随高铁、核电的“双龙出海”,外需得到较大程度的刺激,经济有望释放出新的增长活力,而国内方面,国企改革“1+N”方案即将推出,电力、天然气、电信等行业改革也在持续推进,同时,政策上对“互联网+”、电商等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均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对于A股而言,也将持续催生新的做多热点,从而延续强势格局。
综上,A股上周的回调更多是基于技术面要求,毕竟技术指标连续的顶背离状态需要通过指数的回调或是整固来修复,短线上沪指可能再度呈现出类似年初1-3月份的箱体整固走势,而本次的核心波动区间预计在4000-4400点,再完成这个阶段性整固之后,股指有望延续上行并挑战5000点大关。
上周,随着新股申购分流资金以及“中”字头蓝筹品种高位坠落,A股格局迅速展开分化,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成长股则逆市大涨并再创新高。周末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叠加超2.5亿元打新资金解冻回流驰援,流动性宽裕带来的A股整体反弹行情可期,调整走势大概率“提前落幕”。而且,上周大盘股压力部分释放,预计后市有望重拾强势。
随着新一轮IPO申购开启,上周A股进入高位调整通道。自周二开始,沪综指高台跳水,连续出现深度回调;创业板指则在横盘震荡后选择重新向上,于上周五放量突破前高,收盘时将指数锚定在2973.60点。整体上看,普跌之后A股进入冷热不均的分化阶段,中小盘股走势明显较大盘股强。
据DZ50无缝钢管检测员检测的数据统计,上周沪综指累计跌幅达到5.31%;深成指情况稍好,但也下跌2.28%;同期中小板指[4.63%]和创业板指则分别上涨1.83%和4.05%,短暂整固之后走出独立行情,显示出资金“抓小放大”逻辑再现,流通市值小、股价弹性高的中小盘股成为投资者短线布阵的新“利器”。
上周大盘股尤其是“中”字头蓝筹股遭遇了深幅调整,对主板指数形成较大拖累。此外,上周打新累计冻结场内资金逾2.5万亿元,流动性收窄也对多方实力带来较大打击。不过综合而言,此番大盘巨震连连,反映的仍是指数运行的正常调整需求,而不会扭转改革红利释放催生的牛市“舞步”。伴随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宏观经济触底回升,接下来A股走强趋势仍然不改。
上周,权重板块高度承压。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区间跌幅居前的均为周期性板块,交通运输和建筑装饰的5日下跌幅度分别高达到9.52%和9.39%。而随着调整的累积,大盘已然显现些许止跌迹象,一方面周五尾盘两市主板指数强势抬升,快速翻红并双双出现2%以上上涨,包括汽车、房地产在内的诸多周期性板块联手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