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钢材出口呈现缓慢递增之势。和讯网了解到的数据显示,中国钢材出口从1994年的174万吨到2015年的11240万吨,增加了63.6倍,2015我国钢材出口1.12亿吨,连续六年实现双位数增长,占国际市场份额逾两成。
陈丙昆认为,随着国内需求潜力的限制,国内巨大的钢铁产能要转向输出,国内钢铁产业结构升级可以让合金管产业摆脱低迷,但产业再次繁荣需要依赖产能输出。
其中,一带一路承担着产能输出的重任,沿途经过的国家基建相对落后,且供不应求,缺乏资金、技术和建设能力,而中国既可以提供全方面的服务,如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中国制造又可以承接项目,并且配有技术和用料来源。
但基于全球经济的低迷,面对中国制造的发展,欧美变相阻碍成为拦路虎,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救济案件中,包括来自20个国家(地区)发起的85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103.21亿美元,案件数量同比上升了49%,案件金额同比上升了94%。
而合金管钢铁产业成为重灾区,钢铁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明显增多,导火索就是美国337调查。今年以来,不少国家对中国钢铁业屡屡发难。
3月,在欧盟多国贸易部长会议上,包括法国和西班牙在内的多个国家一致同意,对中国钢铁业采取更严厉的反倾销举措迫在眉睫;4月,印度商工部先后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板卷、不锈钢板等钢铁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国钢材出口递增使合金管产业摆脱低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