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DZ50地质管检测员检测,日前,证监会宣布将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重启新股发行。这次新股发行制度的重点之一是为了抑制巨资打新,将取消现行的新股申购预先缴款,改为定配售数量后再缴款。
由于缴款模式的改变,可能数倍于此前规模的投资者会参与网上打新,打新收益将被摊薄;对网下打新而言,靠规模拼份额的时代也将终结。
原来很多股票型基金仓位比较高,那么打新资金就很少,现在相当于基本上网下的产品都会按照上限来打新,以前的纯打新基金的收益率会摊薄得非常厉害。
很长时间来,低价发行的无风险收益,在二级市场掀起了壮观的打新潮现象,每一批的新股发行日都导致资金面尤其吃紧,打新也成为市场的“博傻”和“抽大奖”的游戏。
IPO新规出台后一家券商电话会议的分析统计指出,今年来打新次数超过60次,成立于2015年之前的40只混合型打新基金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收益是11.2%,最大回撤是2.2%。
据
DZ50地质管检测员检测
,新规最大的亮点在于取消现行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这也就意味着以后“打新”不用专门筹备“打新”资金,而是按照市值配售去申报,中了再缴款。
总的收益率不会有什么变化,比如每年新股发行2000亿,平均上涨100%新股的收益是2000亿,总的收益是没有变化的,只是分配方式不一样了。原来能够测算一年多少资金可以获得多少的收益率,现在这块不好测算了。
虽然按规模算的打新年化收益极低,但由于几无资金占用,预计网下投资者仍会普遍参与打新;A、B、C类投资者的网下获配比例差异将较前期进一步收窄;最优网下打新基金规模在10亿元左右,预计能满足95%的网下打新需求。
取消预先缴款制度前,打新基金的一个优势是资金优势,但新规后,打新基金的资金优势也就没有像此前那么重要了。
打新总的策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纯打新基金和普通混合型基金或股票型基金相比,就没有什么优势了,现在的话跟规模关系不大。新规前在没有大盘股发行的前提下打新规模比较适宜的规模是20亿~30亿元。
新规后网上市值配售中签率将大幅下滑,网下配售比例区间或低至0.01%~0.2%,打新收益普遍低至0.5%以下。“我们预计11月、12月两批新股的网上中签率会显著下降、网下中签率略微上升。”
不过,目前网下配售机制还不明确,机构类型和持股市值门槛等设定颇为关键。由于后缴款,也可能存在大量资金涌入并摊薄配售比率的情况。
截至7月2日证监会受理的首发企业为607家,其中已经过会的38家,没有过会的569家,在审状态的有56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