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5月11日)报道,按照深改小组的安排,今年必须形成石油和天然气改革的整体方案,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的委托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务院研究室等智库机构已分头研究,形成了对整体改革方案的初步设想。这些设想即将在5、6月间在相关部门上会讨论,并尽快形成方案上报国务院和深改小组。
油气改革大幕即将全面启动,这意味着相关概念股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投资潜力,包括炼油、成品油销售、境外油气资源、原油仓储基地四类企业由此受益。
从去年以来,能源改革不断推进,油气改革更是频出新举措,中石化和中石油都在国企改革上有所动作。按照目标,“十三五”期间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将加速推进,有望基本实现市场化。
针对此次油气改革的具体内容,财新网报道称,新一轮油气总体改革的思路涉及石油天然气上中下游各领域的市场准入和价格放开,包括拆除各种隐性的政策准入壁垒和管制壁垒,允许各种不同性质的资本和企业进入,同时伴随以主要油企在不同领域里的分拆和重组,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等改革,以为在整个能源行业充分引入竞争创造条件。
这其中,特别引人关注的是石油天然气上游勘探市场将向多元投资主体开放。目前,国内具有探矿权和采矿权资质的企业只有四家,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油田。
中国目前400多万平方公里有探矿权的区块目前基本掌握在上述四家公司手中。这其中只有大约20分之一的区块已有企业进行了开采,还有大量的区块虚置。正在研究方案的课题组认为,未来上游改革的一个路径就是要向其它资本释放这些区块的探矿权。
虽然油气改革方案还未完全落地,但“三桶油”本月已经集体换帅,人员各就各位。而这也意味着,三桶油的新任掌门人将接下改革的重任。因低油价冲击,2014年“三桶油”的业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中石化的净利润垫底,结束了五年的增长,同比下滑29.4%。今年开局情况进一步糟糕,中石油、中石化一季度净利双双大降超八成,而中海油的销售收入降幅也达到近四成。
此前坊间还有传闻称,包括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内的多家央企将合并,但随后合并传闻被多家央企否认。
油气改革大幕即将全面启动,这意味着相关概念股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投资潜力,值得密切关注。
随着“三桶油”集体换帅,油气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正在加快。分析认为,油气改革方案有望下半年出台,油改股进入爆发前夜,A股市场上,可以关注以下四类股:一是炼油类企业,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沈阳化工等。二是成品油销售类企业,如泰山石油、茂化实华、广聚能源、上海石化等。三是境外油气资源类企业,如广汇能源、洲际油气等。四是原油仓储基地类企业,如海越股份、广汇能源、恒基达鑫等公司。
2015年“三桶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仍将继续,市场对于油气领域的改革依然报以重望,油气改革主题的热情仍将持续。较低的油价有利于为我国加速油气领域改革的进程减轻阻力,上游领域的垄断破除尤其是原油进口权的进一步有序放开仍然是重中之重,地炼企业以及在海外拥有油气资产的民企将获益。
随着中国石化混合所有制的逐步推行,大大超乎市场对于石油改革的预期。未来加速向社会和民营资本放开被几大石油公司垄断的上游油气资源;放开中游油气管道、原油成品油储备和LNG接收储运装置建设;放开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的进出口权,可能将成为此轮能源放开的政策主线。
上游开采领域改革的方向是向民企开放、合作开发,关注有可能进入油气开发区的公司,推荐广汇能源、通源石油、美都控股、准油股份、潜能恒信等。中游管网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开采与管输分离,关注有可能进入油气管网领域的上市公司,推荐广汇能源、金鸿能源、陕天然气、新疆浩源、光正集团。
油气进口权改革的方向是逐步放开权限,引入民间资本的参与,油气进口权放开对象首先将是大型地方炼厂及在海外有油气资源的公司,推荐已经获得20万吨进口权限的广汇能源,另外可以关注龙宇燃油、泰山石油、广聚能源、沈阳化工。
|